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

【基础篇-1】不同空间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


        对不同层次粒子本体上的生命来说,大于这一层的粒子就是他们天空中的星球,层层如此。对宇宙各层生命来说无穷无尽[1]


        粒子大小的关系,是决定空间层次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李洪志先生在讲解宇宙结构时,经常会谈到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关系。讲法中涉及的名词,如细胞、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中微子等等,是借用科学的概念,方便我们现代人理解,实质涵义远不于此,所以我们不能单一的套用书本定义。比如李老师讲佛的身体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同时也讲了:我是借用了人类的词汇在讲法,说他是不是绝对的就是我们这个原子呢?不是。他要的不是我们这个空间的任何物质的实体表面物质,而是那个空间的同等物质,是威力更大的[2]

        也就是说,另外空间的物质是无法用人类词汇来描述的,所以只能借用我们现有的概念去做相似的理解。我们这里也借用这些概念,主要用于表达两种关系

        1、组合连带。大粒子是由小粒子组成的,小粒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一层一层,直到极微观下的本源物质,不同层次的粒子是相互连带的。

        2、大小差别。比如拿分子和原子为例做比较,假如分子有星球那么大,原子就仅有灰尘那么小,其他不同的粒子也是这种关系。也就是说,不同量级的粒子之间的大小差别是极为悬殊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量级”,指的是一个大层次的划分,而在同一量级之内,还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粒子。打个比方说,假如10个原子组合起来,才能构成1个分子的概念。那么在10个以下,比如2个原子、5个原子、8个原子..分别组合起来,都达不到分子的概念,它们仍然是原子粒子,只不过是大小不同的原子粒子。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大层次之中,还存在着不同的小层次。比如李洪志先生讲的“三界”,[参考] 整个三界是由分子粒子构成的。三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大层次,每一大层次中又划分出很多的小层次,如三十三层天,都是分子粒子构成的,只不过是大小不同的分子粒子。比如三界中的常人、鬼魂、天人等生活的空间都是由分子粒子构成的,但我们常人空间是最大一层分子粒子构成的,鬼魂的粒子比常人的要稍微小一点,天人的粒子则比常人的要小得多。

        人类所看到的这些东西,是由最大一层分子组成的最大一层粒子构成的,能够看的到。如果分子组成的稍微小于最大一层粒子的那层空间粒子的时候,你就看不到了。[3]

        所以通常我们肉眼看不见鬼魂(但一些电子设备可以探测到 [参考]),也看不见天人,这些还都只是三界之内的分子空间。那么要是三界之外,也就是菩萨、神佛所在的空间,人就更看不见了,因为那是原子空间、电子空间、中微子空间、无限小无限小的粒子构成的更高更高空间...

        人看不见佛了就说佛没有身体,他的身体是由原子构成的,你当然就看不见他的身体,你说他没身体也就对了[4]
        假如佛的身体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高于佛的,更高的佛的、神的身体呢,那可能是相当于中子构成的。再往上,可能是中微子、夸克。[5]

注:

[1] 李洪志先生著作:《转法轮》<论语>

[2] 李洪志先生著作:《长春辅导员法会讲法》,1998

[3] 李洪志先生著作:《美国法会讲法》<纽约法会讲法>,1997

[4] 李洪志先生著作:《美国法会讲法》<纽约法会讲法>,1997

[5] 李洪志先生著作:《瑞士法会讲法》,1998

【基础篇-2】粒子是以整体层次面存在的

 

        可是物质越微观,整体体积越大,你不能单看一个粒子。它的一个粒子只是它那个体积的一点,可是它却是一个整体[1]


        宇宙中有不同层次的空间,构成每一层空间都有最微观的基本粒子,各自大小也是不同的。“空间”和“基本粒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观察角度,空间是基本粒子的宏观整体表现,基本粒子是空间的微观构成因素,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转法轮》中讲:我们现代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微粒,只研究一个微粒,把它剖析、分裂,原子核分裂之后再研究它裂变之后的成份。如果有这样的仪器能够展开,看它这一个层次中,所有的原子成份或者是分子成份在这一层中整个的体现,要能够看到这个景象,你就突破了这个空间,看到另外空间存在的真相了[2]

        举个例子,我们这个物质空间中的一切,如空气、水、石头、木头、以及我们的身体,都是分子构成的。在分子以下有原子、质子、电子等更小更小的微粒,但这些微粒都被束缚在各个分子粒子中,是相互隔离的。以原子为例,假如空气中的原子、水中的原子、石头木头等一切事物中的原子全部连成一片(相当于打破了束缚隔离),那么这个整体就会构建出一层新的物质形象,而且它的体积远大于原来分子构成的任何物体体积。我们仅以水分子为例,如果所有的氧原子(O)和氢原子(H)从水分子中解脱出来成为单独的个体,然后再从整体上看这个原子群,就会发现它们构建出一层新的物质形象。这层新物质是以原子为基本粒子的,突破了分子的境界。

 
        当然,这种“原子连成一片”是不会表现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中的,否则就已经突破空间而看到高层生命的形象了,所以这里说的“原子”指的是另外空间中的同等物质。[参考] 李洪志先生在讲法中揭示:原子在分子里面,这是现有的科技手段所认识的,实际上不是这个概念[3]目前科学只能做到在这个物质空间中孤立的研究粒子个体,而看不到粒子在所在境界的整体表现形式,所以科学也就无法证实神的存在、佛的存在。

        现在科学认识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中子、原子核、电子,然后还有夸克、中微子,再往下现在的科学也不知道是什么了。那么我讲的是,每一层这样的粒子所存在的那个境界,我们要叫它一个层次面,其实粒子的分布不是面,而在那一层次中无处不在的不是面存在的,人类没有这个名词,所以就叫它面吧,只能这样形容[4]

注:

[1] 李洪志先生著作:《各地讲法一》<北京国际交流会讲法>,1996

[2] 李洪志先生著作:《转法轮》<第二讲>

[3] 李洪志先生著作:《新加坡法会讲法》,1998

[4] 李洪志先生著作:《美国法会讲法》<旧金山法会讲法>,1997

【基础篇-3】同时同地存在另外的空间

    

        所有的空间是同时同地存在的,任何一个空间的生物都可能和人体重叠,很象附体,可是没在一个空间,于人没有关系,[1]


        古人说“头上三尺有神明”,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呢?是因为,神佛所在的世界虽然和我们的世界是重叠在一起的,但两者却不在同一空间。也就是说,所谓的“另外空间”实际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体之内

        要说清楚这个关系,就要从构成空间的粒子的大小上说起。我们生活的这层空间,是由分子构成的;神佛所在的空间,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参考] 也就是说,大粒子是由小粒子构成的,是相互连带的。但同时呢,大粒子自身构成一层空间,小粒子自身也构成一层空间,两者又分别是独立的不同空间。

        我们用水滴凝结过程来比喻。在我们这个物质空间中水的最小单位是水分子,水分子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合成稍微大一点的水滴,稍微大一点的水滴又组成更大的水滴....不管是小水滴还是大水滴,从根本上讲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也就是说,不同大小的粒子,从根本上讲都是由同一种基本物质构成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大小的粒子分别构成了它们自身所在层次的空间,有无数层的空间。这些不同空间都同时同地存在,但却不属于同一空间。打个比方说,在小水滴形成的一瞬间,一层空间也同时形成了(因为粒子是以整体层次面存在的 [参考]),那么这层空间会永远存在那里,它是不灭的,我们把这层空间截图下来。接着,稍微大一点的水滴形成了新一层空间,也是永远存在那里了,也是不灭的,我们也截图下来。然后,更大的水滴又形成了又一层空间...以此类推。
        我们把水凝结整个过程的每一帧截图都叠放在一起,用眼睛从纵向看下去,它们之间形成这样一种关系:一层套一层,一层又套另一层,无穷无尽...不同的截图处在不同高低的平面维度上,代表不同层次的空间分别独立存在。但同时呢,由于每一层新空间的形成是源于上一层空间的向下派生,就像大粒子的形成是源于小粒子的组合,所以各层空间又是相互连带的,是一个大的整体

 

        其它的空间是同时存在的,另外空间的生命和你走对面穿插而过你没有任何感觉,它就是这样存在的空间。宇宙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它不影响你[2]

注:

[1] 李洪志先生著作:《精进要旨》<再论衡量标准>,1997

[2] 李洪志先生著作:《二零零三年元宵节讲法》,2003

【基础篇-4】任何空间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我们现在的科学家认为,现在人类只能认识到,到了真空的时候就是没物质了。其实那只是人类现有科学发展到那一步的认识。我说到了真空的时候还有物质,真空本身就是物质。因为它再往微观下已经看不到了,真空离生命的本源的微观物质还远去了。[1]


        把一个密封罐中的空气彻底抽干,但罐体内的空间容积没有发生变化,就形成了现代科学上定义的“真空”。假如这个空间中真的什么物质都没有了,那么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个完全坍缩的黑洞,把周围一切都吸进去,甚至连光都无法逃逸,可事实并不是如此。这说明真空中还是有物质的,只不过我们探测不到它是什么物质,用现代科学的定义讲,就是“暗物质”
 
        所谓暗物质,是指人类肉眼看不到、摸不着,且使用任何科学手段都无法捕捉到的物质。科学家推测,可见物质仅占整体宇宙质量的5%左右,剩下的95%都是暗物质。这里所谓的“可见”或“不可见”,是局限在我们人类这个层次上的定义。在更高的宇宙生命来看,我们认为的“不可见”对他们来说就是“可见”的。比如神佛所在的空间,也是有各种各样实实在在的物体存在的,但我们人类看不见(因为低层空间的生命不能看到高层空间的物质),就只好把它叫作暗物质。科学家通过计算推测,每秒钟大概有10亿个暗物质粒子撞击着我们的身体,但大多都是“穿身而过”,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

        其它的空间是同时存在的,另外空间的生命和你走对面穿插而过你没有任何感觉,它就是这样存在的空间[2]

        我们生活的这个物质空间,空气是由分子粒子构成的,是比较粗的粒子。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隙,那么间隙之中是什么呢?是被比分子更小的粒子填满的,但现代科学探测不到它们的存在。因为更小的粒子属于更高一层空间的物质,和我们不在同一空间,所以探测不到。我们讲了,同时同地存在另外的空间,[参考] 空气分子被从罐中移走了,移走的只是我们这个空间中的物质,而在另外空间的那个相同位置上,是充满粒子的。这些粒子与分子间隙中的小粒子是一个整体(因为粒子是以整体层次面存在的 [参考]),构成了另外更高一层空间,也就是我们现代科学所认为的“真空”
 
       
        也就是说,科学认为“真空中什么物质都没有了”,是局限在我们人类这个层次上的认识,其实是有物质的。那么再深一步看,小粒子与小粒子之间,也是有间隙的,这些间隙之中是被更微观的粒子充满的。这些更微观粒子在整体上构成的空间,对于小粒子来说,也是“真空”状态,也是什么都没有了,但其实还有更更微观的物质....
 

        你比如说吧,道讲无。他觉的按照道家理论呢,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到了无极的时候那就是最高的,混沌状态,在混沌中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呢,还有认识更高的道讲,说连混沌都没有,空的,那是最高了,啥都没有了。大家想想,这话已经讲到头了吧?可是没到头。为什么没到头呢?什么都没有了你怎么还能讲出来呢?它就叫“什么都没有”吧?就叫“空”吧?就叫“无”吧?(众笑)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呢,到了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再往微观、无限微观追查下去的时候你发现它又有了,而那种生命的存在形式和下面天体的物质因素的存在差异就相当大了,那个理也不一样了,好象互相之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可是它又有了。即使那样,到了一定成度的时候它又没了,然后到了一定成度你追查下去发现又有了、更微观了,所以你用人的语言去讲去认识啊是认识不了的[3]

注:

[1] 李洪志先生著作:《北京《转法轮》首发式上讲法》,1995

[2] 李洪志先生著作:《二零零三年元宵节讲法》,2003

[3] 李洪志先生著作:《各地讲法三》<大纽约地区法会讲法>,2003

【基础篇-5】粒子越小,空间场越大

      

       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分子里面,那怎样理解原子的整体结构要比分子大?

        师:分子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一个粒子,它是群体的,用现在科学的语言讲是群体存在的。那么也就是说,它是在它那个境界中布满虚空一切的。这个一切其实也是有界限的,它有个范围,也就是说原子存在的范围它的体积要远远大于分子所存在的分布的体积,原子在分子里面,这是现有的科技手段所认识的,实际上不是这个概念[1]


        以我们这个物质空间中的水为例,最小的基本单位是水分子。水滴凝结过程中,水分子聚合成小水滴,小水滴又聚合成大水滴...水分子这个层面的粒子整体上构成一个空间场,小水滴整体上也构成一个空间场,大水滴也是。这三个空间场中,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小,所以整体密度最大。小水滴与小水滴之间的间隙稍大,整体密度就相对小了。大水滴与大水滴的间隙最大,整体密度就最小  
        
        无论水滴大小,从根本上讲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并且水滴的间隙中也是充满水分子的。那么,无论任何大小的水滴,其所能遍布的范围,永远都跑不出水分子整体覆盖的范围。也就是说,粒子越微观,它所分布的整体空间场就越大;反之,粒子越粗糙,它的空间场就越小

        我们生活的这个物质空间,是分子粒子构成,而且是最粗糙的分子粒子构成的。[参考] 那么在整个宇宙中,我们所能认识到空间场范围就是最小的。而由原子、质子、电子、更微观粒子等构成的空间,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覆盖的场范围大,这些是我们所无法探知的。按现代科学的说法,我们只能认识到宇宙中5%的物质,这种认识也只是站在我们这个由分子构成的狭小空间场范围上的认识,要是真正从整个宇宙中看(包括不同微观粒子构成的世界),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可能连亿万分之五都不到。而我们无法探知的那部分,就是更高更大的空间场中的物质,其中包括不同层次的天人、神佛等等。他们和我们形成一种“你在我中,我在你中”的关系,即我们生活在他们身体的场范围内(就像水滴在水分子的场范围内),他们也存在于我们身体中(就像水分子存在于水滴中)[参考]
 
 

      弟子:可以理解为我们都是生活在老师的身体里。
        师:这个你也可以这样理解。(鼓掌)其实我告诉大家,人在修炼当中,你的身体都在不断的加大体积。人掉到这个空间来了,要返回去,要修回去,身体就要改变了。从最微观开始改变,他就得符合宇宙微观那个层次的标准,回到最微观中去。那么他的身体的体积就要和原来在那个空间的状态相符合,所以就变大了。越微观体积就大了。每个修炼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变化,常人看不见你,不让看。有很多的学员看见说老师身后的身体层层数不清,老师的身体怎么层层层层、一层比一层大,有的大的看不到边,涵盖了一切。那涵盖地球那你说你不就在地球这地方吗?就是这个意思。(鼓掌)[2]
      再大,地球搁不上佛的一个脚趾头;再大,地球搁不下佛的一根汗毛。[3]

注:

[1] 李洪志先生著作:《新加坡法会讲法》,1998

[2] 李洪志先生著作:《美国西部法会讲法》,1999

[3] 李洪志先生著作:《转法轮(卷二)》〈人类的堕落与觉者的出现〉

【基础篇-6】空间场也是一个粒子

      

       那么这个宇宙它有那么多的层次,你比如说,大约是不到三十亿象银河系这样的天体,构成了一个宇宙的范围,我们通常叫小宇宙。又有大约在这以外三千个这样的小宇宙,它们之间都是有相当远的距离。我们一般人没有这个概念。用一般神的概念就是这个距离也是相当远的,互相之间是看不到的。但是这三千个这样的宇宙,在它的外围是有一个壳存在的,又构成了第二层宇宙。那么类似这样推下去在第二层宇宙以外,又有这样三千个这么大的宇宙又构成了第三层宇宙[1]       

  


        李洪志先生讲:宇宙不象人类认识的那样,那么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呢?我给大家讲宇宙的概念再有亿万层的范围也只是巨大天体中的一粒尘埃[2] 」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相比之下,目前人类科学所认识到的“宇宙”概念连尘埃中的尘埃都算不上,因为我们定义的所谓“宇宙”只是站在由分子粒子构成的空间场上的认识,是最低最小的宇宙范围,[参考] 但这对我们人类来说已经是无边无际了。所以,我们这里不敢妄谈什么宇宙结构,只是站在我们常人的角度尽量去理解一下“空间场也是一个粒子”是个什么概念。为了便于直观表述,我们画一个简图来示意(以三个单位代表数量三千):
                         
 
        我们首先确定几个基本逻辑
        1、基本粒子越小,其整体构成的空间场范围就越大[参考]
        2、空间场是有界限的,它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大粒子
        3、高层宇宙空间场涵盖了在其以下的所有低层宇宙空间场

        以第一层宇宙(简称小宇宙)和第二层宇宙为例。小宇宙本身是个空间场,三千个小宇宙各自分散,且相距遥远(就像天上散布的星星),它们在整体上构成了一个大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第二层宇宙的场范围。在这个场范围中,小宇宙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粒子那样小。    


        需要注意的是,三千个小宇宙只是在整体上构成了第二层宇宙的范围,但它们可并不是构成第二层宇宙的基本粒子。打个比方说,把小宇宙看成是空气分子,在这些空气分子的空隙之间(即各个小宇宙遥远的距离之间)是看不到任何物质的,是一种“空”或“无”的状态。[参考] 但实际上这个“空”或“无”并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而是由更高一层微观粒子所构成的,也就是构成第二层宇宙的基本粒子。

        我们参考一段李洪志先生的讲法:那么有三千个这么大的宇宙不断的扩大展开着它的范围,不断的扩大展开着它的体系,大约到上千层左右就冲出了第一层天体的这个体系范围。可是就这个范围也不止是一个,在庞大的旷宇中也是一个粒子,然而这一层粒子也是遍及茫茫天体的。出了这个范围,那么它就整个形成了一个空的状态[3] 」...可是超出这空的范围后其实还有另外的天体更大范围的天体[4]

        我们讲过关于“宇宙墙”的例子, 这个宇宙墙其实就是第二层宇宙中的须弥山,它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一种形像表现形式。[参考] 因为它是原子构成的,所以站在我们人类这个分子空间中看,就是“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科学所定义的暗物质、暗能量都探测不到,连真空的概念都不存在。我们想一想,这个第二层宇宙还只是比我们这个小宇宙高出一层而已,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那要是第三层、第四层、第一百层、甚至亿万层高的宇宙,普通的常人怎么可能知道呢?
 

        人类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宇宙的真实展现。人类要想了解宇宙、时空、人体之迷,唯有在正法中修炼,得正觉、提高生命层次[5]


注:

[1] 李洪志先生著作:《北美首届法会讲法》,1998

[2] 李洪志先生著作:《休斯顿法会讲法》,1996

[3] 李洪志先生著作:《瑞士法会讲法》,1998

[4] 李洪志先生著作:《瑞士法会讲法》,1998

[5] 李洪志先生著作:《转法轮》<论语>